偏爱小儿子,似乎是自古以来母亲们都难以摆脱的一种“标签”。在汉朝历史上,这样的故事也屡见不鲜,汉景帝便是其中的亲历者之一。他的母亲窦氏,便是一位典型的例子。
窦氏原本并未打算前往代国,她因缘际会被吕后安排到刘恒所在之地。最初,她对此极为排斥,但命运总是出人意料。到了代国后,她意外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爱,可以说是“无心插柳,柳成荫”。当时,刘恒已有正妻,并且育有四子,但命运却偏偏眷顾了窦氏。正妻与四子相继去世,留下窦氏与她的子女得以完整成长。她先后为刘恒生下了长女刘嫖,以及儿子刘启、刘武。这几个孩子关系亲密,感情甚笃,为日后的朝局埋下了不小的伏笔。
公元前180年,吕后病逝,吕氏家族妄图篡夺汉室天下。然而在诸多宗室与大臣的合力下,吕氏势力被铲除。此时,身处代地的刘恒被推举为新帝,即后来的汉文帝。刘恒即位后,原有的正妻早已亡故,窦氏因宠爱被立为皇后,她的儿子刘启顺理成章成为太子。可以说,刘恒的幸运,与窦氏的幸运紧紧相连。
展开剩余66%在文帝朝,窦氏的三个孩子和睦相处,刘武也被册封为代王,延续了父亲的王爵。汉文帝驾崩后,刘启即位,是为汉景帝。他与弟弟刘武感情深厚,窦太后更是对小儿子宠爱有加,使得刘武在景帝一朝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太子。一次酒席间,汉景帝甚至说过“日后皇位要传弟弟刘武”的话。刘武表面上拒绝,实则难以揣摩其心意。而窦太后听闻此言后,喜不自胜。
然而“兄终弟及”的制度只存在于匈奴等游牧民族,对汉室而言是破坏祖制的荒唐言论。果然,这样的说法始终只是空谈。公元前154年,吴楚七国因削藩之事举兵叛乱。关键时刻,刘武展现了不凡的军事与政治才能,协助兄长平叛,战功不亚于周亚夫。兄弟二人的感情由此更为深厚。窦太后更坚定了让刘武继承帝位的想法,认为这是“顺理成章”。
平叛之后,刘武声望极高,梁国富庶无比,甚至号称财富超过天子。刘武并未恣意骄横,反而广揽人才,建立梁园,吸引天下贤士。窦太后与汉景帝对他宠爱有加,使他权势滔天。然而随着太子刘荣被废,继承问题再度悬而未决,窦太后心生一计,想让小儿子刘武成为“皇太弟”。汉景帝虽未坚决反对,但大臣们一致反对,最终只能作罢。袁盎因反对过于激烈,竟被刘武暗中派人刺杀,这也成为兄弟关系裂痕的根源。
汉景帝虽因母亲与姐姐的劝解压下怒火,但对弟弟的信任已不复当年。之后,刘武因“换车进京”引发误会,窦太后更是当场哭诉儿子遭害,几乎闹得不可开交。由此可见,母爱的庇护已让刘武几近无法无天。
尽管如此,兄弟间的情感并未彻底决裂。刘启与刘武仍在表面上保持亲厚,只是再也没有往日的真挚。公元前144年,刘武因病去世。他至死未放弃过储位之梦,却始终不曾越过规矩的底线。他的野心存在,但未曾走向篡逆。
汉景帝为其上谥号“孝”,这是汉朝最尊崇的谥号之一,也与刘武孝敬母亲窦太后息息相关。窦太后一生钟爱小儿子,最终也算让他一生锦衣玉食,受尽荣宠。只是纵观整个汉景帝一朝,“兄终弟及”的传位并未真正发生,刘武虽有能力,却终究难敌礼法与人心。窦太后的偏爱,既是刘武荣耀的源泉,也是他命运遗憾的注脚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知名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